访问量:189520

专家论坛

  • 壮医龙路病“毒、虚、堵、损”病机探讨及诊疗体系构建

    岳桂华;

    龙路病病理上可概括为“毒、虚、堵、损”四种要素,解毒补虚、通堵止损为其主要治疗原则。针对龙路病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在生理上构建以咪心头为中心,龙脉、龙络、龙网为交通的龙路循环网络体系;建立以主症、次症、兼症、舌脉为主,目诊、甲诊为特色的龙路病诊断体系;建立以阴阳为纲,毒虚结合的分型规范;倡导开展多中心、随机、双盲的龙路病临床试验,从而建立起壮医防治龙路病的诊疗体系。

    2025年05期 v.28;No.11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庞氏毒病论的理论创新与临床应用

    庞宇舟;唐秀松;方刚;

    庞氏毒病论是庞宇舟教授在传承壮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与科研探索形成的重要学术体系。该理论围绕“毒”的病因、病机、病理及治疗展开系统研究,不仅丰富了壮医学的理论内涵,更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该文系统梳理庞氏毒病论的理论创新、毒病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庞氏毒病论的临床应用等,以期为民族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28;No.117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壮医针灸“天圆地方”处方原则探析偏头痛的壮医针灸治疗思路

    林辰;范小婷;

    壮医针灸“天圆地方”处方原则与壮医“三气同步”理论一脉相承,核心是通过天地人三部穴位的配伍以调节气血、畅通道路,实现天人之气协调。该文从“理、法、方、术”四个方面探讨壮医针灸“天圆地方”处方原则指导偏头痛治疗的思路,为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28;No.117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壮医“三气同步”天人观的治疗应用解析

    韦英才;赵心怡;

    壮医“三气同步”理论作为天人自然观的核心,强调天气、地气、人气的动态平衡。该文系统解析“调三气”(调天气、调地气、调人气)的理论内涵与应用逻辑,从“三气”的界定与失衡致病逻辑出发,构建“祛外邪以理五体、养五脏以固气血、和情志以畅神气”的治疗体系。通过阐释“三气同步”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作用,明确调治原则与分疏路径,为临床提供“天人同调”的整体治疗思路。

    2025年05期 v.28;No.117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图片报道

  • 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二十年发展成果

    <正>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自2005年成立以来,历经二十年发展,已成为我国壮医药高等教育、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核心基地。其发展历程涉及学科体系构建、教育教学创新、科研突破及文化传承,展现了民族医药教育的独特风采:一是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开设壮医学本科专业国医大师瑾明班,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三年保持100%,毕业去向落实率超85%;

    2025年05期 v.28;No.11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踔厉奋发,精益求精——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正>[科室概况]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始建于1953年,于1981年10月开设针灸病房,是全国首批建立针灸病房的科室。拥有广西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学),2010年 被列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2022年建立全国名中医黄鼎坚学术思想与临床诊疗传承发展推广中心。

    2025年05期 v.28;No.117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银针藏壮韵,妙手疗身心——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壮医针灸科

    <正>[科室概况]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壮医针灸科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民间科”,是由国医大师黄瑾明领衔建设的壮医药学特色专科。本专科拥有全国十大针灸流派之一的“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等,获广西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壮医学),是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临床示范基地。

    2025年05期 v.28;No.117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理论探讨

  • 壮医龙路病理论内涵及特色疗法

    彭建豪;尹玮;王强;谢旭;覃英梅;吕春丽;黎文倩;

    壮族传统医学特有的“龙路”理论及其特色疗法是壮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治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及血液系统相关病症中展现出显著优势。该文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介绍壮医对龙路的认识,解析其生理特点,初步探析龙路病的理论内涵,并介绍多种壮医特色疗法在龙路病中的应用。

    2025年05期 v.28;No.117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壮医气血理论辨治焦虑症

    陈攀;

    壮医强调气血失衡是人体发病的根源,对于焦虑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及防治方法有别于中医的辨证施治及现代医学治疗,具有鲜明的民族医学特色。该文基于壮医气血理论探讨气血亏虚、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等气血失衡状态与焦虑症的内在关联,分析二者在病理关系方面的相互影响,提出焦虑症主要病因与虚瘀相关,基本病机是脏腑、巧坞气血失衡,气血失衡与焦虑情绪相互影响并形成互损循环为其病机特点。故防治焦虑症需遵循“补虚祛瘀、调摄情志、平衡气血”原则,打破“虚瘀(气血失衡)—焦虑—虚瘀(气血失衡)加重—焦虑加重”的恶性循环,从而达到气血同调、心身并治的目的。

    2025年05期 v.28;No.117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三元盈亏”学说探讨瑶药复方小钻方在欧闷等孕闷(痛经)中的运用

    孟凤云;方刚;李卫红;闫国跃;张煜;冯秋瑜;李彤;

    瑶医认为,欧闷等孕闷(痛经)的发生是天地人三元失谐、气血盈亏所致,核心病机为“不通则盈痛”与“不荣则亏痛”;治疗上,应遵循“风亏打盈”的原则,依据“风打”药性分类选配药物,通过调节盈亏平衡促进机体三元和谐,从而缓解痛经症状。复方小钻方是瑶医治疗欧闷等孕闷的常用方剂,可祛风除湿通络、益气活血通经,调整气血盈亏平衡,重建三元和谐。该文基于瑶医“三元盈亏”学说,探讨瑶药复方小钻方治疗欧闷等孕闷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痛经的临床治疗以及复方小钻方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28;No.117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壮医肩胛环穴在调节人体气机平衡中的作用

    巫来凤;黄安;廖凌晨;庞宇舟;

    肩胛环穴作为壮医针灸体系中独具特色的特定穴位之一,在临床实践中被证实对调节人体气机升降具有显著作用。该文从肩胛环穴的位置分布与来源出发,结合壮医的“三气同步”理论,同时对比中医与壮医对脾胃、肺在调节气机升降方面的认识,阐释肩胛环穴在调节人体气机升降中的重要作用,并对肩胛环穴的临床应用进行概述,旨在为肩胛环穴的进一步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2025年05期 v.28;No.117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壮医鲜花叶透穴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黄上华;邹敏;李姗珊;李艳红;黄杨竣;庞婷婷;韦杏;

    壮医鲜花叶透穴疗法是以壮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植物鲜花瓣或鲜叶片贴于患者体表穴位或病灶部位,以炷香或艾条在鲜花叶上点灼或隔灸的一种疗法。韦秀鲜是第三代壮医鲜花叶透穴疗法传承人,其在临床上运用壮医鲜花叶透穴疗法治疗的案例丰富,其中运用该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壮医鲜花叶透穴疗法具有选材天然、无痛舒适、整体调节等特色。

    2025年05期 v.28;No.117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壮医针灸的特色和优势

    李清清;林辰;

    壮医针灸是壮族文化和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是壮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和优势明显。其具有独特的核心理论、诊断思维、取穴原则、治疗机制与治疗方法;选穴方法简单、便捷、灵活,针灸手法简单易懂、实操性强;适应证广泛,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该文论述壮医针灸的特色与优势,以期促进壮医针灸的临床推广应用。

    2025年05期 v.28;No.117 38-4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壮医解毒方药在风湿性疾病中的运用

    张睿添;蓝毓营;

    壮医解毒方药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中独具特色。该文结合壮医理论,阐述其在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及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临床研究,探讨相关方药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总结其治疗优势与不足,并展望其发展前景,为壮医解毒方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28;No.117 41-4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壮方调脂舒肝丸治疗痰浊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

    王盈佳;庞秀冰;张荣臻;吴智鹏;严惠萍;郑洋;王佳慧;段雪琳;

    [目的]观察壮方调脂舒肝丸治疗痰浊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NAFLD痰浊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调脂舒肝丸口服,两组疗程均为5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壮方调脂舒肝丸可有效改善NAFLD痰浊内阻证患者的中医症状、肝功能和血脂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25年05期 v.28;No.117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通龙路”理论的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策略的构建与实践

    翟阳;熊兴江;岳桂华;王凯华;郑光珊;马晓聪;

    该文以壮医“三道两路”“阴阳为本”等理论为指导,结合扶阳理论对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认识,从壮医“通龙路”治疗ASCVD学说构建的防治策略“三步曲”视角揭示壮医治疗ASCVD的治则、治法及其理论依据,并列举典型病案1例,旨在为临床推广ASCVD的壮医药防治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2025年05期 v.28;No.117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韦英才教授诊治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筋结点选取规律

    吕计宝;张松;韦达;韦英才;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总结韦英才教授诊治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PNES)的筋结点选取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2020年7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在韦英才名医工作室就诊的692例PNE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icrosoft Excel 2021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Python(V3.13.0)软件,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Apriori算法)、K-means聚类算法及可视化技术对韦英才教授治疗PNES的临床资料进行挖掘与分析。[结果]纳入692例患者中,PNES共6种,对应5种经筋病,涉及25个筋结点,经筋病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足少阳经筋病、足太阳经筋病、足阳明经筋病、手太阳经筋病、手少阳经筋病;出现频次排名前5的高频筋结点依次是臀中肌筋结点、梨状肌筋结点、第三腰椎横突筋结点、臀上皮神经筋结点、臀大肌筋结点。基于可视化分析,手太阳经筋病与足少阳经筋病共同关联斜方肌筋结点;足太阳经筋病与足少阳经筋病共同关联臀上皮神经筋结点及臀大肌筋结点;足三阳经筋病共同关联梨状肌筋结点、臀中肌筋结点及第三腰椎横突筋结点;桑基图可视化表明多个经筋病与PNES形成诊断流向,并关联相应筋结点,核心筋结点呈现多源汇聚特征。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筋结点与PNES诊断核心组合6个,筋结点核心组合6个。聚类分析得出四大筋结点簇群,对应腰臀部、肩背部、上肢、头颈部相关的PNES。[结论]韦英才教授诊治PNES所选取筋结点分布与经筋病、神经解剖密切相关,体现“点-线-面”多维辨证思维。

    2025年05期 v.28;No.117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壮药血力除疲汤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行为学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水平的影响

    王杉杉;蒙诗瑶;韦杏;张萌;唐啟圆;罗云;潘淑澜;

    [目的]探究壮药血力除疲汤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行为学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血力除疲汤低剂量组、血力除疲汤中剂量组、血力除疲汤高剂量组、逍遥散组,每组12只。以冷水游泳联合慢性束缚法建立CFS模型,造模后进行药物干预,血力除疲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6 g/kg、12 g/kg、24 g/kg的血力除疲汤,逍遥散组灌胃给予0.06 g/kg的逍遥散,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纯净水,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每天1次,连续干预4周。以力竭游泳、悬尾与旷场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测定大鼠下丘脑、垂体与肾上腺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ORT、ACTH、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以HE染色进行大鼠股四头肌病理形态检测;以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脑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缩短,站立次数及水平跨格数减少,血清CORT、ACTH水平降低(P<0.05),悬尾不动时间延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指数,IL-6、TNF-α水平及脑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力除疲汤低、中、高剂量组及逍遥散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延长,站立次数及水平跨格数增加,血清CORT、ACTH水平升高,悬尾不动时间缩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指数,IL-6、TNF-α水平及脑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0.05),且血力除疲汤各剂量组间呈剂量依赖性(P<0.05);血力除疲汤高剂量组大鼠各观察指标相比逍遥散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血力除疲汤各剂量组大鼠股四头肌形态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显著改善。[结论]壮药血力除疲汤可改善CFS大鼠行为学,提高CORT及ACTH水平,降低IL-6、TNF-α水平及脑细胞凋亡率,改善股四头肌炎性损伤。

    2025年05期 v.28;No.117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药学研究

  • 壮药野芭蕉质量标准研究

    温海成;苏永精;梁雯雯;曾芳琳;韦威;

    [目的]建立野芭蕉的质量标准。[方法]对野芭蕉药材进行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并对其不同产地药材进行水分、灰分以及浸出物的含量测定。[结果]野芭蕉显微鉴别特征性强,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10批野芭蕉药材水分平均含量为7.73%~8.78%,总灰分平均含量为10.20%~13.34%,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含量为2.04%~3.46%,水溶性浸出物平均含量为16.62%~26.7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拟定范围合理,重现性好,操作简单易行,可为野芭蕉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5期 v.28;No.117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苦李根质量标准研究

    闫国跃;张熙炜;董志鹏;白燕远;谢阳姣;李耀燕;

    [目的]建立苦李根的质量标准。[方法]对苦李根进行化学成分预试验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并对苦李根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初步明确了苦李根的化学成分类型,苦李根显微鉴别特征较强,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并初步拟定苦李根药材水分限度不得超过9.6%,总灰分限度不得超过6.4%,酸不溶性灰分限度不得超过2.3%,醇溶性浸出物限度不得低于9.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为苦李根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5期 v.28;No.117 75-7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响应面法优选瑶浴排毒养颜泡腾片的工艺配方

    解晓桐;李州炜;黄富霖;朱华;

    [目的]对瑶浴排毒养颜泡腾片的工艺配方进行优选。[方法]以瑶浴排毒养颜方干浸膏为原料,以柠檬酸、碳酸氢钠、交联聚维酮(PVPP)、聚维酮K30(PVP-K30)、聚乙二醇6000(PEG 6000)、乳糖为辅料,采用酸碱混合制粒的方法制备瑶浴排毒养颜泡腾片。以崩解剂(柠檬酸+碳酸氢钠)添加量、崩解剂(柠檬酸+碳酸氢钠)酸碱比例、PVPP添加量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再结合响应面法优选瑶浴排毒养颜泡腾片的工艺配方。[结果]泡腾片最佳工艺配方为:排毒养颜方干浸膏粉添加量为15%,泡腾片崩解剂添加量为52%(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酸碱比例为1.29∶1),PVPP添加量为5%,润湿剂为5%PVP-K30无水乙醇溶液,PEG 6000添加量为5%,乳糖添加量为23%。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泡腾片表面光滑,外观呈棕色,崩解后为有清香气味的澄清浅褐色液体,综合评分为94分,与理论预测值(94.1分)相差0.1%;片剂总黄酮含量为(117.78±0.65)mg/g,硬度为(72.4±1.6)N,脆碎度为(0.64±0.05)%,崩解时限为(197.6±10.1)s,片重为(4.030±0.088)g,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泡腾片的质量要求。[结论]优选得到的瑶浴排毒养颜泡腾片最佳工艺配方合理,稳定可行。

    2025年05期 v.28;No.117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壮药鸡血藤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庞秀冰;王盈佳;郑洋;王佳慧;段雪琳;

    肝纤维化存在于多种慢性肝病中,其特点主要是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纤维组织异常增生,导致肝功能的破坏,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鸡血藤是广西“桂十味”药材之一,具有补血、活血、通络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血虚萎黄、风湿痹痛等疾病,近年来其在肝纤维化治疗方面的潜力备受关注。该文就鸡血藤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为鸡血藤治疗肝纤维化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28;No.117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梁夏薇;黄国婷;甘利贵;王一妃;张青槐;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是壮族医学体系中的重要外治疗法,基于独特的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该疗法通过刮拭特定部位或穴位,配合刺血、拔罐等手段,疏通三道两路,促进气血运行,并加速毒邪排出,达到调节阴阳平衡、增强机体正气的功效。该疗法对肌肉劳损、外感疾病、胃肠功能紊乱、风湿病等多种病症均具有显著疗效。该文综述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探讨其治疗优势,以期为该疗法的推广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5期 v.28;No.117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壮医外治法治疗腰肌劳损临床研究进展

    李盼;蓝毓营;韦英才;张云;

    腰肌劳损属于壮医学“核尹”的范畴,常因机体虚弱、毒邪侵扰,损伤腰脊,三道两路不通,气血运行不畅,阻滞于腰部而发病。壮医外治法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优势,该文综述壮医外治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腰肌劳损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28;No.117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学研究

  • “双一流”背景下民族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宋宁;秦祖杰;梁薇;施学丽;梁宁;甘小凤;李耀燕;

    民族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简称“专硕”)研究生是民族地区传统医药卫生行业的重要力量,临床实践能力是专硕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任务,加强实践环节教学质量是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双一流”背景下,课题组分析广西中医药大学民族医学专硕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后开展了专题教学改革,多视角探寻民族医学专硕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并在培养过程中有机融入民族医药元素,旨在提高民族医学专硕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突出其民族医学特色,培养具有扎实民族医药理论基础、较强的诊疗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民族医药特色鲜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025年05期 v.28;No.117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壮医学本科瑾明国医大师班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段雪琳;庞秀冰;王盈佳;刘儒鹏;韦杏;韦英才;

    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学本科专业于2011年9月开始招生。为传承国医大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2022年7月该专业开展OBE理念指导下的壮医瑾明国医大师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在培养过程中坚持“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修订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定位;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壮医特色;设置国医课程,传承学术思想;实行双轨制临床教学模式,提高岗位胜任力。近三年来该实践取得较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效,可为提升壮医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新思路。

    2025年05期 v.28;No.117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壮瑶医特色康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冯秋瑜;虞皓晨;陈星向;刘竹茵;范丽丽;

    壮医学、瑶医学作为我国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特色疗法、个性化的健康解决方案以及独特的养生理念。康养型人才培养引入壮瑶医药民族特色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该文从壮瑶医特色康养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新模式新技术运用等方面,剖析如何培养具备康养特色技能,能扎根广西、服务地方的壮瑶医药实用型人才。

    2025年05期 v.28;No.117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6年征订启事

    <正>《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是广西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省级中医药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5-1391/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4441。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逢单月末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反映国内中西医药科研、临床与教学等方面的新成果、新信息,内容涉及中医、西医及其他社会、自然科学,开设有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与报道、名医经验、药学研究、综述、护理园地、教学研究等栏目。

    2025年05期 v.28;No.117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中医药》2026年征订启事

    <正>《广西中医药》是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医药学术性期刊。本刊以中医政策为指导,着重于祖国医学的发掘、继承,同时亦注重现代科学对中医药的研究、整理、提高。本刊侧重临床,兼顾学术理论,开设有临床研究、临床报道、手法医学、针灸经络、理论探讨、民族医药、中药方剂、实验研究及综述等栏目。本刊为大16开本,双月刊,稿源面向全国,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5-1123/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3-0719。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每册12.00元,全年72.00元。国内代号:8-32,国外代号:BM 6475。可直接向编辑部邮购,编辑部地址:广西南宁市五合大道13号(邮编:530200)。联系电话:(0771)3137545。

    2025年05期 v.28;No.117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正>《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是广西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省级中医药科技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5-1391/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4441。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反映国内中西医药科研、临床与教学等方面的新成果、新信息。内容涉及中医、西医及其他社会、自然科学,开设有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药学研究、护理园地、名医经验、教学研究等栏目。本刊既是名老中医、专家学者的讲台,又是中医药新秀的园地。热诚欢迎国内外中西医药工作者投稿。来稿具体要求如下:

    2025年05期 v.28;No.117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